2024年,乾安縣糧食總產量突破25.64億斤,連續三年實現穩步增長,超額完成省級任務指標。這背后是全縣堅持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的持續發力,全縣288.37萬畝耕地中,260.4萬畝用于糧食作物種植,通過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,建成百萬畝高效農田示范區,較上年新增29萬畝,帶動增產2億斤。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,2023年度投資1.22億元實施的9.22萬畝新建和改造提升項目已全面竣工,大遐畜牧場、大布蘇鎮等核心產區實現“田成方、渠相連、旱能灌、澇能排”。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,通過配套智能灌溉系統,項目區玉米畝均增產達15%,真正實現“旱澇保收”。 在讓字鎮海字村,脫貧戶王玉梅家的庭院里,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。“縣里免費提供種子,還派技術員指導,半畝辣椒就能增收3000元。”像她這樣的受益農戶全縣已有3100戶。2024年,乾安縣創新打造“庭院經濟+”模式,265萬平方米院落種植谷子、黏玉米等特色作物,配套發展家禽養殖,發放補助801萬元,戶均增收2584元。同時,開發264個鄉村公益崗位,發放補助75.42萬元。 為防止返貧致貧,乾安縣與太平洋保險合作投入63萬元,為脫貧戶購買“防貧保”綜合險,構建起因病、因災、因學致貧的“防火墻”。“現在看病報銷比例超過90%,孩子上學還有補助,心里踏實多了。”大布蘇鎮村民李建國的話道出群眾心聲。 在綠色發展領域,全縣將開展耕地質量評價,推進化肥農藥減量行動,同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。人居環境整治方面,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推進,廁所改造工程持續實施,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。 “我們正加快建設全省首個縣級農村產權交易數字平臺,推動資源資產高效流轉。”縣農村經濟服務中心主任介紹,通過規范產權交易、加強審計監督,2025年將完成30%行政村經濟責任審計,切實守護農民“錢袋子”。 從沃野千里的高產糧倉,到生機勃勃的庭院經濟,乾安縣正以科技興農、產業富民的生動實踐,在松嫩平原上譜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篇章。 初審:張立蘊 復審:石巍 終審:曹夢南 |